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修订间差异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导入1个版本) |
2023年9月16日 (六) 11:01的最新版本
保护区名称 |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行政区域 | 四川省宜宾市 |
面积(公顷) | 3500.0 |
坐标 | 东经103°57'—104°04',北纬28°39'—28°43' |
海拔 | 2008.7m |
主要保护对象 | 四川山鹧鸪及森林生态系统 |
类型 | 野生动物 |
级别 | 国家级 |
始建时间 | 20000229 |
主管部门 | 林业 |
地区描述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境内,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等雉科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四川山鹧鸪和白腹锦鸡、白鹇、红腹角雉等雉科鸟类,以及与其伴生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和亚热带阔叶林生态系统。 保护区地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的凉山山系,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四川山鹧鸪,是我国特有种,主要分布在凉山山系,在IUCN物种目录中被列为全球性濒危物种。保护区成立了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并由县林业局具体负责保护区建设的各项工作。 地形地貌特征>> 保护区位于横断山中部的高原区,属横断山系沙鲁里山脉。位于保护区的西北面的格聂神山最高海拔6204米,保护区地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的凉山山系。位于四川盆地南缘,金沙江下游北岸,岷江下游两岸。东临川南丘陵,西北接川西南山地,南连滇东高原。地质构造体系为冒水背斜、五指山复背斜及中都河向斜组成。小凉山支脉五指山系由西向北向东南延伸,贯通屏山全境。老君山为其主峰,高2008.7米。境内山脉纵横,沟谷交错,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大部分海拔为300~1400米。山地集中在中西部,占幅员面积90.77%。丘陵分布在东北部,仅占9.23%。地质构造体系为冒水背斜、五指山复背斜、天宫堂背斜及期间中都向斜组成。森林覆盖率为18%,在1500米以上高山,覆被可达80%。土壤以山地黄棕壤土为主,占幅员面积43%,其次为紫色土壤,占幅员面积26%,水稻土占幅员面积10%,其余为少量潮土、黄壤土。
重要鸟类
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四川山鹧鸪和白腹锦鸡、白鹇、红腹角雉等雉科鸟类,以及与其伴生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和亚热带阔叶林生态系统。 从区系成分看,保护区鸟类中古北界种类有70种,占总数的26.9%;东洋界种类177种,占总数的68.1%;广布种13种,占总数的5.0%。保护区内既有东洋界成分,也有古北界成分,但以东洋界成分为主。从分布型上来看,保护区内鸟类有11种分布型,分别为东洋型、南中国型、喜马拉雅-横断山型、季风型、广布型、高地型、中亚型、全北型、古北型、东北型和东北-华北型。其中东洋型鸟类90种,占保护区内种数的34.6%,如白鹭(Egretta garzetta)、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骨顶鸡(Fulica atra)、楔尾绿鸠(Treron sphenura)、大杜鹃(Cuculus canorus)、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红头咬鹃(Harpactes erythrocephalus)、普通翠鸟(Alcedo atthis)、戴胜(Upupa epops)、大拟啄木鸟(Megalaima virens)、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鹊鸲(Copsychus saularis)、紫啸鸫(Myiophoneus caeruleus)、冠纹柳莺(Phylloscopus reguloides)、方尾翁鸟(Culicicapa ceylonensis)、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等;喜马拉雅—横断山型种类57种,占保护区内种数的21.9%,如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棕腹啄木鸟(Picoides hyperythrus)、长尾山椒鸟(Pericrocotus ethologus)、白顶溪鸲(Leucocephalus)、乌嘴柳莺(Phylloscopus magnirostris)、橙翅噪鹛(Garrulax ellioti)、灰背伯劳(Lanius tephronotus)、黑头金翅(Carduelis ambigua)等;南中国型种类32种,占保护区内种数的12.3%,如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领雀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金眶翁鸟莺(Seicercus burkii)、红头穗鹛(Stachyris ruficeps)、矛纹草鹛(Babax lanceolatus)、棕噪鹛(Garrulax poecilorhynchus)、火尾希鹛(Minla ignotincta)、蓝喉太阳鸟(Aethopyga gouldiae)、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raca)、山麻雀(Passer rutilans)等。古北界的几种分布型在此保护区内都有分布,其中古北型26种,占10.0%,如雀鹰(Accipiter nisus)、凤头麦鸡(Vanellus vanellus)、雕鸮(Bubo bubo)、蚁鴷(Jynx torquilla)、黄脊鸟(Motacilla flava)、极北柳莺(Phylloscopus borealis)、红喉姬翁鸟(Ficedula parva)、煤山雀(Parus ater)、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燕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小巫鸟(Emberiza pusilla)等;全北型10种,占3.8%,分别是苍鹰(Accipiter gentilis)、白尾鹞(Circus cyaneus)、长耳鸮(Asio otus)、短耳鸮(Asio flammeus)、灰头绿啄木鸟(Picus canus)、大斑啄木鸟(Picoides major)、三趾啄木鸟(Picoides tridactylus)、家燕(Hirundo rustica)、喜鹊(Pica pica)、鹪鹩(Troglodytes troglodytes);东北型23种,占8.9%,如田鷚(Anthus rufulus)、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鳞头树莺(Cettia squameiceps)、白眉姬翁鸟( Ficedula zanthopygia)、红胁绣眼鸟(Zosterops erythropleura)等;东北-华北型5种,占1.9%,分别是虎纹伯劳(Lanius tigrinus)、牛头伯劳(Lanius bucephalus)、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三道眉草巫鸟(Emberiza cioides);中亚型4种,占1.5%,分别是戈氏岩巫鸟(Emberiza godlewskii)、红翅旋壁雀(Tichodroma muraria)、蓝矶鸫(Monticola solitarius)、赭红尾鸲(Phoenicurus ochruros);高地型仅粉红胸鹨(Anthus roseatus)1种,占0.4%;季风型有3种,占1.2%,分别是中杜鹃(Cuculus saturatus)、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us)和金翅(Carduelis sinica);广布型的种类9种,占3.5%,分别是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红角鸮(Otus sunnia)、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金腰燕(Hirundo daurica)、灰脊鸟鸰(Motacilla cinerea)、白脊鸟鸰(Motacilla alba)、乌鸫(Turdus merula)、钝翅苇莺(Acrocephalus concinens)、大山雀(Parus major)。从保护区鸟类的分布型上看,以东洋型和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为主,分别占34.6%和21.9%。此外鸟类的分布型表明,保护区具有西南区和华中区的成分,偏向于华中区,保护区位置应处在西南区和华中区的过渡区域。在保护区内常见的鸟类有四川山鹧鸪、鹰鹃(Cuculus sparverioides)、大拟啄木鸟、大斑啄木鸟、长尾山椒鸟、黄臀鹎、强脚树莺(Cettia fortipes)、金眶鹟莺、方尾鹟、棕颈钩嘴鹛(Pomatorhinus ruficollis)、红头穗鹛、棕噪鹛、橙翅噪鹛、红翅噪鹛(Garrulax formosus)、灰胸薮鹛(Liocichla omeiensis)、红嘴相思鸟、蓝翅希鹛(Minla cyanouroptera)、火尾希鹛、金胸雀鹛(Alcippe chrysotis)、白领凤鹛(Yuhina diademata)、绿背山雀(Parus monticolus)、蓝喉太阳鸟、红嘴蓝鹊等。保护区内已知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4种。其中属国家I级保护鸟类1种,即四川山鹧鸪。国家II级保护鸟类有23种,分别是:黑冠鹃隼(Aviceda leuphotes)、黑鸢(Milvus migrans)、苍鹰、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雀鹰、松雀鹰、普通鵟(Buteo buteo)、白尾鹞、燕隼(Falco subbuteo)、红隼(Falco tinnunculus)、红腹角雉、白鹇、白腹锦鸡、楔尾绿鸠、红角鸮(Otus sunnia)、领角鸮(Otus bakkamoena)、雕鸮、领鸺鹠、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褐林鸮(Strix leptogrammica)、长耳鸮、短耳鸮;四川省省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分别是红胸田鸡(Porzana fusca)、红翅凤头鹃(Clamator coromandus)、鹰鹃、棕腹杜鹃(Cuculus fugax)、红头咬鹃、大拟啄木鸟、大黄冠啄木鸟(Picus flavinucha)和灰胸薮鹛。按照郑光美(2005)《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对中国特有种的划分,保护区有中国特产鸟有9种,分别是四川山鹧鸪、灰胸竹鸡、棕噪鹛、橙翅噪鹛、灰胸薮鹛、金额雀鹛(Alcippe variegaticeps)、暗色鸦雀(Paradoxornis zappeyi)、黄腹山雀(Parus venustulus)和蓝鹀(Latoucheornis siemsseni),占中国特产鸟类的12.7%。 其中,重点保护对象:四川山鹧鸪是中国的特产鸟类,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全球性极危物种,没有亚种分化,仅分布在四川中部的沐川、马边、峨边、金口河、屏山、甘洛、雷波和云南东北角几个县区境内。据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调查指出,四川山鹧鸪的种群大小约为860—1722只左右。虽然这是比较保守的估计,但其稀有程度可略见一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编制的《世界鹑类现状调查与保护行动计划》中将其列为濒危等级。在国际鸟类联合会(BirdLife International)出版的濒危物种红皮书(Bird to Watch 2)中四川山鹧鸪被列入极危等级。
重要植被
根据《中国植物红皮书》、《四川珍稀濒危植物》、《中国珍稀植物》的记载,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务院,1999),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5种。其中I级保护植物有珙桐(Davidia involucrta)、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ta vilmoriniana)、红豆杉(Taxus chinensis)、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mairei)4种,II级保护植物有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润楠(Machilus plngii)、楠木(Phoebe zhen62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西康玉兰(Magnolia wilsonii)、峨嵋含笑(Michelia wilsonii)、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等11种。
生态特征
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垂直气候差异大。年平均气温为14.9℃。积温:矮山5810-5440℃,二半山5400-4300℃。日照年均950.7小时,处于全国日照最少中心边缘。累计平均无霜期为300天,矮山330天,高山280天。降水量年平均1066毫米,但地区分布不均。中都河河谷带,年均802毫米,少于800毫米的年份占50%,最少年仅400毫米,而龙华地区年平均为1574毫米,最高竟达2388毫米。在季节分配上,降水也极不均匀,夏季,约占全年降水量80%,秋季约占20%。 老君山,原名青姑山,因当地民间传说太上老君在此修道成仙而得名。系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大小凉山往东延伸的支脉五指山的一片,为小凉山五指山系,最高海拔为2008.7米,是川南第一高峰,与峨眉山南北遥望,称为姊妹山;有世界第一立佛八仙山大佛,高37米,造型淳朴完美,令人叹为观止;十里细沙溪青山滴翠、溪水碧蓝、风光秀美;2.4万株植物活化石——桫椤树群世上稀有,此外,它也是四川省以雉类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之一,金钱豹、黑熊等珍稀保护动物极具研究价值。山顶常年烟云霭霭,雾锁葱茏,高山耸峙,深谷回晌,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四川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始林保存最完好的片区之一,也是川南唯一的亚热带原始林区,老君山主峰海拔2008米,河谷地带海拔298米。山多峰峦、幽谷,野生花卉、瀑布相间,风光渔通。
采取的保护措施
鉴于该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保护价值,自1998年以来,世界雉类协会(WPA)专家多次到这一区域对四川山鹧鸪及其栖息地状况进行调查研究。2001年德国动物物种与种群保护学会专家考察了本区。2002年北英格兰动物学会和WPA专家到自然保护区对四川山鹧鸪及其他珍稀濒危和特产鸟类做了调查和研究后,对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取得的保护管理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2003年起,WPA从英国切斯特动物园等处募集资金,为保护区基本建设和人员培训提供捐助。2005—2007年,在关键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基金(CEPF)的资助下,由世界雉类协会(WPA)和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在保护区内开展了以四川山鹧鸪为主的雉类监测研究。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保护区成立了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并由县林业局具体负责保护区建设的各项工作。
管理机构
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参考文献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9B%E5%B7%9D%E8%80%81%E5%90%9B%E5%B1%B1%E5%9B%BD%E5%AE%B6%E7%BA%A7%E8%8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1703999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1%8F%E5%B1%B1%E5%8E%BF%E8%80%81%E5%90%9B%E5%B1%B1%E5%9B%BD%E5%AE%B6%E7%BA%A7%E8%8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E7%AE%A1%E7%90%86%E5%B1%80/8869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