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Lizc讨论 | 贡献2023年9月16日 (六) 11:03的版本 (导入1个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地区描述>>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牟平、文登两区市,它以烟台市昆嵛山林场为主体,总面积15416公顷,地理坐标为东经121°37′0″-121°51′0″,北纬37°12′20″-37°18′50″。保护区内有野生高等植物1073种,还有野生动物1161种。有分布于中国最北界的刺杉、最南界的赤松,也拥有山东省最大的世界树木活化石——水杉。是山东省第一个森林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全世界保存最完好的赤松林,是中国赤松的原生地和天然分布中心,被誉为“胶东植物王国”。是以中国赤松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2017年12月20日,入选“中国森林氧吧”。 地形地貌特征>>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华北地台胶东隆起区胶北古隆起的中部。地层为晚元古代胶东群第二岩组合新生代第四纪冲洪积物。保护区山脉属长白山系,崂山山脉,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超过25座,山高坡陡,群峰耸立,沟壑纵横,气势雄伟。主峰泰礴顶,海拔923米,相对高差近900米,构成了山东半岛之屋脊,低于400米的山丘有烟霞山、姑余山等,构成昆嵛山外围高丘区和广阔山域。岩石以花岗岩分布最广,片麻岩、石英斑岩有少量分布。保护区内境内主山脉呈东西走向,形成南北支脉和山谷。纵横交织的沟谷把保护区切割成若干个小地貌类型,为生物多样性分布提供了优良的自然环境。

保护区名称 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行政区域 山东省烟台市
面积(公顷) 15416.5
坐标 东经121°37′0″-121°51′0″,北纬37°12′20″-37°18′50″
海拔
主要保护对象 森林及野生动植物
类型 森林生态
级别 国家级
始建时间 19990301
主管部门 林业

重要鸟类

目前为止,昆嵛山共记录鸟类15目,41科,260种,占我国鸟类种数(1329种)的19.6%,是我国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8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40种。昆嵛山的重要鸟类有苍鹭白头鹎雕鸮短耳鸮树莺中华攀雀天鹅鸳鸯

重要植被

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高等植物161科、536属、1073种(含变种、变型),维管植物115科427属884种。维管植物科、属、种分别占山东省总数的62.8%、47.7%、38.1%,野生种子植物科、属、种占山东种子植物总数的80.1%、67.6%、56.5%,为山东省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记录的野生植物种类中,有国家Ⅰ、Ⅱ级保护植物7种,分别是:银杏、胡桃楸、中华结缕草、野大豆、水曲柳、黄檗、紫椴,国家Ⅱ级保护真菌1种—松口蘑,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植物有兰科植物8属,共10种。“山东省稀有濒危植物”46种。山东特有植物22重,其中昆嵛山特有植物13种。植物模式标本8种,分别是:胶东桦、胶东椴、长梗红果山胡椒、胶东景天、山东剪股颖、昆嵛山剪股颖、扁果麻栎、高壳槲栎。

生态特征

气候: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西伯利亚干冷气流控制,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季风显著,雨热同期,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温差较小,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1.9℃,月平均温度最高在7月,最低在1月,绝对最高气温37.2℃,绝对最低气温-14.7℃。年平均降水量984.4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的72.6%,全年无霜期200天左右,初霜期10月下旬,终霜期4月中旬,年均相对湿度71%,年均日照时数2642.7小时。水文:昆嵛山自然保护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孕育了稳定的水体系统。昆嵛山以近东西向的“半岛屋脊”地貌特点,构成了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四条较大河流发源于此,汉河、沁水河流向北,沐渚河、黄垒河流向南,分别注入黄海。保护区周围地表蓄水的较大水体有米山水库、龙泉水库、昆嵛山水库、东风水库、瓦善水库,是保护区周边居民重要的生产生活用水资源。保护区地下水为松散岩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属含偏硅酸重碳酸钙钠型矿泉水。 土壤: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成土母质是酸性岩类的风化物,通过棕壤化过程,形成了棕壤土类,包括棕壤性土和典型棕壤两个亚类。在800米以上的山顶还分布小面积的山顶草甸土。保护区内土层厚度,阴坡大于阳坡,山脚大于上部,土壤质地多为沙壤质,结构疏松,层次明显,腐殖质层厚度变化很大,有机质及养分含量较高,PH值在4.5~5.5之间,呈酸性或微酸性。

采取的保护措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昆嵛山林场曾经受过“两虫”危害时采用飞机大面积化学防治,使得食物链结构遭受到巨大破坏,打破了自然生态平衡,大量病树被砍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局部的人工整地造林运动影响了林内动物的安居生活,许多动物不知所踪。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林场采取了以封山育林为主的营林技术措施,通过生物防治等综合治理手段,加快了林分结构的自然演替过程,混交林结构日趋完善。昆嵛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后,为缓解保护压力,减少人类干扰和破坏,在2001年9月,烟台市政府第43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由地方财政投资500万元在保护区外建立居住区,将120多年来长期散居在保护区缓冲区内97户居民,237名林民,全部实行生态移民。2002年生态移民工程全部结束,彻底实现了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无人类居住的目标。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要求进行管理,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保护区核心区严禁人类进入,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兔子、山鸡等小型动物给狼等大型兽类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源。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30多年没有对森林病虫害进行化学防治,森林人工干扰少,基本上处于自然演化状态,在全国极其罕见。2003年中国林科院在保护区设立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森林生态站将对沿海丘陵区暖温带天然次生林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长期的定位研究。保护管理局计划与国家科研院所联合,采用先进科学手段,利用红外感应和探测技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活动规律和种群数量进行更进一步定向研究。

管理机构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参考文献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1%B1%E4%B8%9C%E6%98%86%E5%B5%9B%E5%B1%B1%E5%9B%BD%E5%AE%B6%E7%BA%A7%E8%8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14580880?fr=ge_ala#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324396801291499&wfr=spider&for=pc (3) https://aiqicha.baidu.com/company_detail_17914540036318